基金會 FB
|
聯絡我們
|
會務簡介
|
最新消息
|
HOME
關於組織
基金會簡介
會務介紹
大事紀
最新消息
活動報導
藝術走廊
作品欣賞
企業輪展現場
藝術講座
藝術光點
古典音樂魔法屋
圓夢計畫
攜手計畫
資料下載
科技教育
發現科技新樂園
數位教材
社會公益
捐血做公益
二手物資募集
友好連結
基金會電子報
公益銀行
慧美書屋
慧美書屋
街景風華
首頁
|
作品欣賞
|
作品欣賞
|
映像台灣攝影展
「映像臺灣」數位典藏...
「映像臺灣」數位典藏校園影像教育展
□□台灣的建築在三百年來有多方面的發展,尤其在日治時期建築以閩南、日本、西洋的文化為主要設計構想,並引進西化的鋼筋混泥土技術取代原來東方傳統木造結構,後期還出現中國古典風格的設計,直到現在,臺灣的建築已經邁向多元化,各種現代風格的建築都可以看見。
□□本主題引導學童從「街景風華」感受與比較今昔街道和建築特色的差異性,從老街的風華和沒落、繁榮商圈的遷移和轉變、早期鐵路的開發和高速鐵路的便捷,在新與舊的對照中,彷彿訴說著一幕幕昔日風光到現代街景的影像故事。
Images 1 of 11
夜雨古都...林百貨
...
夜雨古都...林百貨
林百貨俗稱五層樓仔(閩南語),座落於臺南市,是臺灣第二家百貨公司,日治時期與臺北市菊元百貨,並稱臺灣日治時期南北的兩大百貨。1932年開幕時是當時臺南市最高的現代鋼筋混擬土建築,且配有南臺灣第一部商用電梯,以及許多現代化設備,是最繁榮的商業區。二次大戰結束後,曾另作其他用途,而後長期閒置,後來公告為市定古蹟,2010年開始進行整修,2013年修復完成,成為臺灣僅存最古老的西式百貨歷史建築。
攝影家原本對林百貨大樓有著陳舊不堪的兒時印象,直到後來看到經過修繕回復後的樣貌,終於能夠體會當年林百貨光榮輝煌的年代。
Images 2 of 11
東城門曙光
東城門...
東城門曙光
東城門又稱為迎曦門,位於新竹市東區,是臺灣在清朝時期建設第一座石磚城,當時東為迎曦門(東城門)、西為挹爽門、南為歌薰門、北為拱辰門等四座城門,後來因日治時期實施都市街道計劃,拆掉其它城牆與城樓,至今還留存的東城門,成為新竹市現今唯一留存的二級古蹟。
這是一幢二層樓的建築,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,現已改為混凝土造,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,屋脊輕巧地如燕尾翹起,簷下垂掛精雕裝飾的短柱子;城樓下段為城座,以唐山石及條形花崗石塊疊砌而成,使得建築看起來更加莊嚴穩重。
Images 3 of 11
老街光影
三峽老街...
老街光影
三峽老街位於新北市三峽區,以前叫做三角湧老街,長約二百公尺,是因為移民入墾開發而形成聚落,是當時最主要的商業街道,並善用河道水利之便,將貨品運往國內外銷售,曾盛極一時。老街創於18世紀中葉,曾於1895年遭日軍焚街,隨後由住民自行復建,將傳統店屋建構成流行的歐風街道,不僅融合洋樓風格、日式家紋以及漢人文化圖像,改造古希臘柱式、古羅馬拱門以及巴洛克牆面裝飾,目前的老街大致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原貌。
畫面中相連不斷的紅磚拱廊、充滿古意的建築,令人油然升起一股懷舊情懷。作者在清晨時,因為街邊賣冰塊融化所形成的水中倒影,將老街的水中鏡像和建築實體一起呈現,在虛和實的對照之間,拍出了不一樣的老街感覺呢!
Images 4 of 11
嘉義高鐵車站
自從...
嘉義高鐵車站
自從臺灣高速鐵路車站興建在嘉義縣的太保市,便帶來了另一波的繁榮,因為提供了更迅速、便捷的交通,每天在太保市高鐵站前,都可以看見絡繹不絕的人潮和車潮。
這是一座高架型的車站,突破傳統垂直水平的梁柱建構,以樹枝狀矗立,使建築彷彿擁有了生命般,傳達建築體與環境共生之理念,呈現出不同以往傳統車站的新風貌與特色,高鐵車站無論在設計構思與興建,已經開啟一個嶄新的現代建築時代。
Images 5 of 11
彩虹眷村之美
臺中...
彩虹眷村之美
臺中市南屯區有處五彩繽紛的眷村,長達五十公尺的巷弄,彩繪各式人像、小鳥與水牛,地面還有彩虹、花朵與祝福的話,給人有如彩虹天堂般的感受,讓原本孤寂的眷村頓時熱鬧起來。令人驚訝的是,所有的圖畫竟出自86歲退伍老兵黃永阜之手,在2008年他突發奇想,拿起水泥漆把地板塗成繽紛的彩虹,再拿刷子彩繪圖案,想到什麼就畫什麼,沒想到受到大家喜愛,讓他愈畫愈起勁,形成宛如彩虹般美麗的景觀,所以被稱為「彩虹眷村」。
但是,後來舊眷村被劃為住宅與道路用地,面臨拆除的命運,支持「彩虹眷村」的人士透過網路發起搶救行動,後來臺中市透過重劃方式將「彩虹眷村」納入公園的範圍,才得以保存這處文化特色的資產。
Images 6 of 11
高雄都會快速道路
...
高雄都會快速道路
由於高雄都會區快速發展,在尖峰時間常常塞車,除了大眾運輸外,政府也規劃高雄都會區的快速道路。高雄都會快速道路,位於高雄市的左營區,是銜接國道十號的終點匝道,是高雄市區連接旗山、美濃等地區的交通要道,為居民帶來非常大的便利。
攝影家是土生土長高雄人,因此喜歡藉由攝影鏡頭記錄自己的家鄉--高雄,不追求拍攝絕美的特殊景點,單純從貼近生活中所見的街景,來宣揚高雄最道地的現代美麗夜景。
Images 7 of 11
湖口老街
湖口老街...
湖口老街
湖口老街是位在新竹縣湖口鄉的一條街道,老街的興盛來自於鐵路的開發,從臺灣巡撫劉銘傳將新竹至基隆的鐵路劃經湖口地區,就為老街帶來了最熱鬧繁榮的時期。老街全長三百公尺,街道寬約十公尺,兩側為長條形店舖住宅,內部格局為住宅與店舖的混用,第一進為店面,第二進為住家;拱形的門廊戶戶相對、整齊一致,都設有寬闊的「亭子腳」,房舍全部以紅磚為建材,牌樓的樣式屬於羅馬巴洛克建築,架構採閩南式,商號名稱鐫刻其上,是臺灣保存最完整的老街,走完湖口老街,宛若歷經一場從興盛到沒落的建築歷史。
近年來經由居民與政府社區總體營造之下,翻修老街牌樓、店亭、石板路與綠化工程,讓湖口老街再現新風華。
Images 8 of 11
北門車站
位在嘉義...
北門車站
位在嘉義東區之北門車站,為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路之車站,也就是蒸汽小火車實際上的起點,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世界僅存三條高山鐵路之一,鐵路沿線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運上山,是貨運集散的重要地點。北門車站(當時稱為北門驛)最初完工啟用於1912年,雖然現在己停用,但原貌卻完整的被保留下來,經過整修後作為嘉義林業歷史展覽館使用,並列為市定的古蹟。
仔細看著這張影像,一位長者在車站的門廊下休憩,靜靜的享受著寧靜的午後,作者以黑白呈現的意境,引領我們走進百年歷史車站的光景,彷彿回到過去的時光。
Images 9 of 11
二崁
二崁聚落位於...
二崁
二崁聚落位於澎湖縣西湖鄉的二崁村,在1989年,是臺灣第一個被列為傳統聚落保護區,「二崁」名稱之由來,起因於澎湖人稱高地為「崁」,而南、北兩處就有小高地圍繞著聚落,因此古代便命名為「二崁」。來到二崁聚落,處處可見石磚紅瓦所建造的傳統房舍,腳下踩的不是柏油路,而是傳統的石磚喔!
整個聚落,因為人口老化與外移,而能不受都市化和科技的紛擾,保持著傳統與自然的面貌,在2001年,被選入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。置身二崁聚落,彷彿走進時空隧道一般,讓二崁也慢慢從衰老的記憶中活絡了起來。
Images 10 of 11
映像臺北-1980年代末...
映像臺北-1980年代末的忠孝西路火車站前
很難想像十多年前的臺北市交通是什麼樣子呢?在熱鬧的忠孝東路上最常見的景像,就是動也不動的車輛長龍,宛如一個大型的停車場,人和車都困在這個馬路上的停車場動彈不得!從1986年至1996年間,經濟的高速成長造成交通的嚴重失衡,加上快速道路又極少,在畫面中竟然出現如此擁塞的景象呢!也正是在這十年裡,臺北市開始規劃捷運施工和銜接高速公路的高架道路,只是便利的捷運那時還距離遙遠,一到上、下班的尖峰時刻,「塞車」就成了揮之不去的夢魘,整個城市處在蛻變的陣痛中,新舊的氛圍混沌不明,竟成為市民餘悸猶存的「交通黑暗期」。
Images 11 of 11
回上層
作品欣賞
油畫類
陳銀輝-形彩.氣韻
莊玉明-鄉野四季
林國治-阿里山畫家
楊文德-捕風捉影
張玉奇-玻璃珠遊戲
蘇奕榮-台灣畢卡索
黃進龍:書寫逸趣
黃進龍:台灣高見
沈古運:美麗境界油畫展
楊昇鴻(二):師法自然
詹喻帆(二):移境造劇
蔡士弘:超完美廢墟
陳鏘旭:無垠初曉
林浩白:花前絮語
朱書麒:異界風景
陳澄波:北回歸線下的油彩
若瑄:塵光為美
楊興生(三):台灣之美楊興生紀念展
劉復宏:生活與藝術
曾意平:異度空間
詹喻帆(一):超現實古典畫家
李梅樹(二)-百年紀念展(靜物系列)
李梅樹(一)-百年紀念展(風景系列)
林惺嶽(二):魔幻與寫實【靜物】
林惺嶽(一):魔幻與寫實【風景】
李昌國:極寫實風景
關則駒(二):舞動人生油畫展
楊昇鴻(一):真象畫境
王仁傑:城市記憶拼圖油畫展
楊興生(二):疼惜福爾摩沙系列
莊玉明:山野.海濱.原住民創作油畫展
李永裕:原色組曲油畫展
冉茂芹:桂林風情油畫展
陸琦:歐遊風情
蔡可群-老祖母歲月靜物油畫展
水彩類
曾郁文-台灣色彩-水彩創作展
蘇亦禾-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
簡忠威-水彩藝術(2)
簡忠威-水彩藝術(1)
林麗琪-野花散步
陳陽春:仕女系列水彩畫展 (二)
陳陽春:風景系列水彩畫展(一)
曾郁文(三):白鷺鷥水彩畫展
孫少英:印象台灣水彩畫
版畫類
青雲-詹喻帆版畫
張漢東:雲之南傳奇版畫展-2
張漢東:雲之南傳奇版畫展-1
水墨類
孟慶玲-花蓮女農-生活逸趣創作展
陳九熹-山花咲.野鳥語
陳九熹:鳥語.晴輝
張篤孝:牡丹大師水墨創作展
陳再發:現代書藝翫家
林隆達:知非之年書法展
吳烈偉:山水心象
廖鴻興(二):浮生一序書畫創作展
廖鴻興(一):浮生一序書畫創作展
攝影類
齊柏林-見山-攝影紀念展
齊柏林-海岸線-攝影紀念展
YORKO 海洋生態攝影
台北國際攝影節-台北攝影藝術地圖
台北國際攝影節「愛. 無盡」人文攝影主題展
台北國際攝影節「深耕」報導攝影
沈競辰-鱉鼓溼地之美
潘智敏-賞蛙攝影展
鐘永和:一甲子攝影展
三峽成福國小:大自然攝影教室
福爾摩沙的精靈:陳偉賢
宜蘭同樂國小:百分之一的瞬間
觸動感動:風景之美
千歲巡狩
公益平台:校園攝影展(孩子的另一扇窗)
康台生:敘事。攝影影像創作展
劉信鑫:歡樂攝影館
數位島嶼:百業留影
數位島嶼:寶島曼波
數位島嶼:亮台灣
林東興:清邁小時光旅行攝影展
黃東明:光與熱攝影展
數位島嶼:早安台灣
多媒材類
眼球先生:悄悄話文創展
王毓淞:雜夢三兩創作展
曾郁文(四):台灣色彩創作展
吳靜榆:花妍草語壓花展
插畫類
張又然:藍色小洋裝
小天下繪本插畫展
小魯文化(二):打開東方之窗繪本插畫家聯展
王子麵(一):茶貓異想世界插畫展
張又然:繪本創作中的生態關懷展
龐雅文:歡樂童話世界插畫展
鄭明進:童趣‧鄉土‧生活情趣
王子麵(二):茶貓異想世界插畫展
特展類
李煥章-剪紙紀念展
長榮海事博物館-典藏畫展
林金龍-軟雕塑藝術展
嘉義市美術協會-畫都新藝
陳澄波-山林唸歌
順益美術館-戀戀淡水(2)
順益美術館-戀戀淡水
洪瓊華:銅雕藝術影像展
發現書畫之美:高義瑝之山水風光(二)
藝拓:神話言
意識籃球
晴山藝術中心:當代藝術家聯展
青雲畫廊:當代寫實聯展
八方新氣:現代藝術新瓷影像展
發現書畫之美:張秋停之靜物重彩
發現書畫之美:林清鏡之風景山川
發現書畫之美:高義瑝之田野風光(一)
映像台灣攝影展
生命脈動
勞動身影
上山下海
信仰生活
街景風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