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金會 FB
|
聯絡我們
|
會務簡介
|
最新消息
|
HOME
關於組織
基金會簡介
會務介紹
大事紀
最新消息
活動報導
藝術走廊
作品欣賞
企業輪展現場
藝術講座
藝術教育
藝文圓夢計畫
藝文攜手計畫
古典音樂魔法屋
科技教育
發現科技新樂園
發現科技新樂園2.0
教育專案
校園航海王
環境台灣
假日學校
社會公益
捐血做公益
二手物資募集
友好連結
基金會電子報
慧美書屋
慧美書屋
林致維-1/2藝術蝦-化繁為簡的水彩創作展
首頁
|
作品欣賞
|
作品欣賞
|
水彩類
1/2藝術蝦 化繁為簡...
1/2藝術蝦 化繁為簡的水彩創作展
移居台南的新竹人,1986年,清華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華業,現為科技公司工程師、業餘畫家。畫作結合了強烈的留白造型、肌理與豐富的色彩,以台南城市風景為主要的創作題材。
在這次的展覽裡,我分享了這幾年多年創作的水彩作品,這些畫作就像日記,雖然瑣碎,但記錄了生活的日常,希望正在觀賞的,也能夠從中感受到一份靜謐的心情。
Images 1 of 11
流動日常_九份夜雨
...
流動日常_九份夜雨
位於山巒間的九份是紅色的。豎崎路上,大雨下著。人們撐起傘簇擁在一起,像是漂浮在水上的楓葉,緩緩地順著階梯向上流動,成為色彩的河流。那天,我在九份畫了一整天的速寫,經過這裡的時候,看見了眼前的畫面,不由得停下了腳步。我想,它就是我所尋尋覓覓的九份主旋律了!
Images 2 of 11
流動日常_神農街的元...
流動日常_神農街的元宵節
到台南定居多年,每到元宵,普濟殿的燈籠們總會依約而至的準時出現在臉書的動態上,各種圖案的燈籠簇擁在一起,頗為壯觀。對我來說,記憶最深刻的元宵節卻是在四年前的神農街。神農街曾緊鄰著清代繁忙的五條港,街屋林立,是目前台南市區保存完好的古老街道。紅色的布幔沿著老街懸掛在二層樓的高度,一盞盞的燈籠從竹竿上垂了下來。柔和的燈光和布幔的色彩混和在一起,將地面染成了濃郁的紅色,成了我在台南的元宵節印象。
Images 3 of 11
流動日常_安靜的水仙...
流動日常_安靜的水仙宮市場
水仙宮市場是台南著名的傳統市場,是我和太太常在周末去採買食材的地方。它就坐落在昔日五條港的水道上,從清代起已是商業熱絡的市集。市場裡還有一間古廟「水仙宮」,這座古廟祭祀水神,三百多年來香火鼎盛,保佑著靠海生活的先民們。它像是一座橋梁,連結過去與現在。
某日午後我穿過空蕩蕩的市場來到水仙宮前,地上積著水,水裡有著色彩豐富的倒影,周遭很安靜,安靜得讓人著迷。沒有了擁擠的人潮、嘶吼的叫賣聲、燥熱的氣流,只剩下「水仙尊王」祥和的看著我,一股美感也在此時油然而生,成為了我對這座市場印象最深刻的畫面。
Images 4 of 11
基隆物雨_下著大雨的...
基隆物雨_下著大雨的廟口夜市
大雨滂沱的廟口夜市,遊客匆忙走避,一下子熱鬧的街道也變得冷清起來。雨滴帶著海的氣息,唏哩嘩啦的落下,打在雨傘上,成為了規律的音符。
Images 5 of 11
台南的巷弄_小温蔬菜...
台南的巷弄_小温蔬菜坊
我很喜歡這棟位在巷弄深處的老房子,不論是建築的細節還是它的配色,都帶給我一股淺淺的優雅與台南味。
位於這棟老屋裡的店家,是之前在水仙宮菜市場擺攤的小温蔬菜坊,目前由小温和他的女友一起經營。因為和太太合作「菜市台南」這本書的關係,做過採訪邀約,才知道他們原本都在台北的設計公司上班,後來辭職,南下回鄉創業,才有了這間小店的誕生。
葉石濤曾說:「台南是一個適合人們作夢、幹活、戀愛、結婚、悠然過活的地方」。在小温蔬菜坊裡,我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實現。
Images 6 of 11
台南的巷弄_夜裡的蝸...
台南的巷弄_夜裡的蝸牛巷
蝸牛巷源於 葉石濤筆下的「往事如雲」這篇小說。寫的雖然是一段沒有結局的愛情故事,但在實際上卻是作者以愛情為依託,寫下他經歷白色恐怖冤獄,由一個出身地主的小知識份子淪落到成為出賣勞力的臨時工,連僅有的自尊也都蕩然無存的心境轉折。可以說,葉石濤筆下的蝸牛巷,是一個壓抑著回憶,沈澱著苦悶的場域。
時過境遷,幾十年後的蝸牛巷成了新興的打卡聖地,擺置了不少和葉石濤相關的裝置藝術,時常有遊客到訪。我自己的話,更喜歡在晚上的時候走進這裡,一方面避開了人群,另一方面,走在這樣安靜的夜裡,看著微弱的街燈在頭頂上搖曳,似乎還能感受到那一絲小說裡的苦悶氣息。
Images 7 of 11
流動日常_台南東菜市
...
流動日常_台南東菜市
位於青年路上的東菜市,創立於1908,是全台第一座傳統無菸市場。它就位在城隍廟及嶽帝廟的附近,從前在廟宇附近總會有許多乞丐聚集,東菜市因此有了一個特別的封號叫『夭鬼埕』。由於在東菜市擺市的攤商對於他們自家的商品有很高的品質標準,逛市場的老顧客也對攤商抱持著高度的信賴而鮮少殺價。因為雙方有如特殊貴族氣質的矜持與互信,使得這座市場又被暱稱為「有錢媽媽的市場」或「好野人菜市場」,成為了東菜市特有的風格。
Images 8 of 11
基隆物雨_雨中的城市...
基隆物雨_雨中的城市風景
我爬上了位在半山腰的廢棄宅院,在微微的細雨下俯瞰著底下濕漉漉的基隆。風景受到雨的刷洗顯得清新,空氣也混著淡淡的鹹味,我總是覺得,這個畫面帶了點綠綠、冷冷的感覺。雖然基隆只是一個普通、平凡且沒落的港口城市,但是多雨的性格,仍然為它帶來獨特的韻味。
Images 9 of 11
基隆物雨_下著細雨的...
基隆物雨_下著細雨的漁港
畫畫和文字一樣是錨,拴住記憶之船。帶著這些想法創作時,我習慣聽著輕輕的音樂。這幅畫,畫的是雨天吧。但我想拴住的那艘船,不是傾盆大雨,而是在某個夏天,帶點微微細雨的基隆印象。一股潮濕的感覺。
Images 10 of 11
台南的巷弄_銀同社區
...
台南的巷弄_銀同社區
巷弄有一種魔力,常常帶給一不小心闖入的我一股平靜的心情。這裡沒有來來往往的汽車,因此免去了噪音的干擾,雖然巷弄的空間狹窄,但卻拉近了人與周遭環境之間的距離,多了份人情味。
Images 11 of 11
回上層
作品欣賞
油畫類
宗博館-聖誕圖
陳銀輝-形彩.氣韻
莊玉明-鄉野四季
林國治-阿里山畫家
楊文德-捕風捉影
張玉奇-玻璃珠遊戲
蘇奕榮-台灣畢卡索
黃進龍:書寫逸趣
黃進龍:台灣高見
沈古運:美麗境界油畫展
楊昇鴻(二):師法自然
詹喻帆(二):移境造劇
蔡士弘:超完美廢墟
陳鏘旭:無垠初曉
林浩白:花前絮語
朱書麒:異界風景
陳澄波:北回歸線下的油彩
若瑄:塵光為美
楊興生(三):台灣之美楊興生紀念展
劉復宏:生活與藝術
曾意平:異度空間
詹喻帆(一):超現實古典畫家
李梅樹(二)-百年紀念展(靜物系列)
李梅樹(一)-百年紀念展(風景系列)
林惺嶽(二):魔幻與寫實【靜物】
林惺嶽(一):魔幻與寫實【風景】
李昌國:極寫實風景
關則駒(二):舞動人生油畫展
楊昇鴻(一):真象畫境
王仁傑:城市記憶拼圖油畫展
楊興生(二):疼惜福爾摩沙系列
莊玉明:山野.海濱.原住民創作油畫展
李永裕:原色組曲油畫展
冉茂芹:桂林風情油畫展
陸琦:歐遊風情
蔡可群-老祖母歲月靜物油畫展
水彩類
王國太-話台灣畫台灣
郭心漪-心瀞觀漪展
林致維-1/2藝術蝦-化繁為簡的水彩創作展
曾郁文-台灣色彩-水彩創作展
蘇亦禾-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
簡忠威-水彩藝術(2)
簡忠威-水彩藝術(1)
林麗琪-野花散步
陳陽春:仕女系列水彩畫展 (二)
陳陽春:風景系列水彩畫展(一)
曾郁文(三):白鷺鷥水彩畫展
孫少英:印象台灣水彩畫
版畫類
青雲-詹喻帆版畫
張漢東:雲之南傳奇版畫展-2
張漢東:雲之南傳奇版畫展-1
水墨類
廖力慧-三觀-水墨膠彩
孟慶玲-花蓮女農-生活逸趣創作展
陳九熹-山花咲.野鳥語
陳九熹:鳥語.晴輝
張篤孝:牡丹大師水墨創作展
陳再發:現代書藝翫家
林隆達:知非之年書法展
吳烈偉:山水心象
廖鴻興(二):浮生一序書畫創作展
廖鴻興(一):浮生一序書畫創作展
攝影類
齊柏林-見山-攝影紀念展
齊柏林-海岸線-攝影紀念展
YORKO 海洋生態攝影
台北國際攝影節-台北攝影藝術地圖
台北國際攝影節「愛. 無盡」人文攝影主題展
台北國際攝影節「深耕」報導攝影
沈競辰-鱉鼓溼地之美
潘智敏-賞蛙攝影展
鐘永和:一甲子攝影展
三峽成福國小:大自然攝影教室
福爾摩沙的精靈:陳偉賢
宜蘭同樂國小:百分之一的瞬間
觸動感動:風景之美
千歲巡狩
公益平台:校園攝影展(孩子的另一扇窗)
康台生:敘事。攝影影像創作展
劉信鑫:歡樂攝影館
數位島嶼:百業留影
數位島嶼:寶島曼波
數位島嶼:亮台灣
林東興:清邁小時光旅行攝影展
黃東明:光與熱攝影展
數位島嶼:早安台灣
多媒材類
蘇振明-形象與再創
蘇振明-七十創作展
眼球先生:悄悄話文創展
王毓淞:雜夢三兩創作展
曾郁文(四):台灣色彩創作展
吳靜榆:花妍草語壓花展
插畫類
王思婷-插畫創作展
張又然:藍色小洋裝
小天下繪本插畫展
小魯文化(二):打開東方之窗繪本插畫家聯展
王子麵(一):茶貓異想世界插畫展
張又然:繪本創作中的生態關懷展
龐雅文:歡樂童話世界插畫展
鄭明進:童趣‧鄉土‧生活情趣
王子麵(二):茶貓異想世界插畫展
特展類
2021淡水八景 4.0-絕景攝影展
雅文基金會-聽見畫在說話,雅文聽損兒說畫展
馬上愛希望在
李煥章-剪紙紀念展
長榮海事博物館-典藏畫展
林金龍-軟雕塑藝術展
嘉義市美術協會-畫都新藝
陳澄波-山林唸歌
順益美術館-戀戀淡水(2)
順益美術館-戀戀淡水
洪瓊華:銅雕藝術影像展
發現書畫之美:高義瑝之山水風光(二)
藝拓:神話言
意識籃球
晴山藝術中心:當代藝術家聯展
青雲畫廊:當代寫實聯展
八方新氣:現代藝術新瓷影像展
發現書畫之美:張秋停之靜物重彩
發現書畫之美:林清鏡之風景山川
發現書畫之美:高義瑝之田野風光(一)
映像台灣攝影展
生命脈動
勞動身影
上山下海
信仰生活
街景風華